73% 大马人自信沦陷,以为识破骗局,结果反遭受骗
诈骗无处不在! 尽管媒体几乎每天都在报道有关诈骗的新闻,政府及警方也不断的警示民众,但仍有许多大马人存有侥幸心态 “为什么他/她那么笨?”,“这种事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不会受骗”。然而,当自己沦为受害者时,才惊觉原来诈骗是如此无孔不入,没有预告,也毫不留情。实际情况凸显了防骗意识与真正防范能力之间的严重落差。

根据 Gogolook 与 全球反诈骗联盟(GASA) 最新发布的《2025亚洲诈骗调查报告:马来西亚篇》,85%的大马受访者在过去一年内曾遭遇诈骗,而其中73%受访者承认确实被骗走了金钱。即便如此,仍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自信觉得能识别骗局,其中14%更声称自己总是能一眼就识破骗局。而另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在最容易受骗的群体中,有82%拥有高学历,其中78%是80后及90后群体(Millennials)。

Gogolook 营运长 Manwoo Joo 表示:“诈骗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数码生活,即使是多么精通数码技术、受过良好教育、充满自信的人,也难免中招。这种过度自信非常危险,数据已经清楚显示这一点。虽然94%的大马受访者表示会采取措施验证资讯真伪,但许多人依赖的方法如检查语法错误,或查看公司是否活跃于社交媒体,其实并不足以真正防范。而这也告诉我们单靠防范意识是不足够的,我们还需要更好的防诈工具、更聪明的防范方式,以及能够支持提早侦测与即时拦截的平台。”
他补充说:“这正是 Whoscall 的价值所在。作为大马唯一获得皇家警察(PDRM) 官方认可的防诈骗应用,Whoscall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侦测可疑来电与简讯,还能分析诈骗连结与图片,包括用户截图里的内容是否存在诈骗风险,及时提醒用户免受诈骗。这样的科技方案对弥补防范缺口至关重要。”

报告显示,投资骗局已成为马来西亚最常见的诈骗类型,而电话依然是诈骗集团最主要的作案工具。同时报告也指出,56%的诈骗正逐渐转向通讯应用程式接触受害者。

而最常被利用的诈骗平台包括,WhatsApp、Telegram 与 脸书 Facebook,分别占据前三名。

其他重点发现还包括:
- 孩童也难幸免:21%的大马家长受访者表示,他们7至17岁的孩子被诈骗过至少一次。
- 诈骗通报管道:举报诈骗案件至执法单位及社交平台各占44%,其中以警方(27%)与社交媒体平台(25%)最为常见。
- 举报障碍依然存在: 23%的受害者被骗后选择不举报,主要原因包括不确定应向谁举报(35%)及认为举报无济于事(34%)。
- 公众对公共机构的期待: 多数大马受访者认为公共机构特别是政府部门应承担最大责任来防范诈骗。但在实际应对诈骗方面,消费者保护机构被认为最有效力。这些组织在转达诈骗讯息及教育(65%)、举报便利性(64%)与受害者支援(58%)方面获得最高评价。
这份报告从2025年2月26日至3月14日,针对1,000名大马成年人进行全国性线上调研,调查结果收录于《2025亚洲诈骗调查报告:马来西亚篇》。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于GASA官网下载完整的《2025年GASA马来西亚诈骗现况报告》,并透过Whoscall 脸书及 TikTok 掌握最新防骗资讯。让我们携手打造一个更安全、无诈骗的马来西亚。
关于 Gogolook 走着瞧
信任科技服务商 Gogolook(走着瞧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2年,以“Build for Trust(为信任而建)”为核心研发AI软件服务,业务版图从亚洲拓展至欧美地区。Gogolook 的AI技术研发建立在全球最大的通讯与数字防诈骗数据库之上,涵盖电话号码、网站、虚拟货币钱包地址等要素,同时为消费者与企业提供多元的防诈骗与金融科技服务。旗下服务包括数字防诈骗App Whoscall、金融媒合平台 袋鼠金融、以及企业防诈骗解决方案品牌 ScamAdviser 等。
Gogolook 是全球反诈骗联盟 GASA 的创始会员,同时也与台湾内政部警政署、泰国皇家警察与国家网络安全局、菲律宾网络犯罪调查中心、马来西亚皇家警察、日本地方政府、韩国金融监督院等单位合作,共同防范诈骗问题,致力于打造一个“零诈骗环境”。
官方网站:https://gogolook.com/zh-hant